成果创新点
(一)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评价构建“三位一体”评价体系
构建了“教学设计”“课程评价”“专业评估”三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“综合素质”“成长增值”“毕业后发展”三位一体学生发展评价体系。评价体系落实OBE理念,多方主体共同制定,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,评教与评学互相融促,理论与实践协同并行,学生在校成长与毕业后发展综合考量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应用型人才培养及评价有标准、有方向、有重点、有效果。
(二)同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评价明晰“三步四环”运行模式
聚焦微观教学设计、中观课程建设、宏观专业建设,分三步骤实施,设置“计划-执行-评价-再行动”四环节贯通。人才培养定位、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准确,符合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规律,应用型突出;校企共建共享,对接岗位需求实践性强,资源丰富,朋辈互助,多元考核,以赛促学,就业充分,育人效果好;分级分层、全员参与、团队覆盖、结果反馈、跟踪帮扶,开辟了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新路径,把握了课程建设新内涵,拓展了专业建设新思路。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具实践性、应用性、适应性,各环节关联性强、运行顺畅,更具操作性与推广性。
(三)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评价形成“双线联动”保障机制
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相统一,以多维融通、校企协同育人为牵引,促进人才培养与评价双线联动。出台《教学质量工程示范点建设办法》,将企业用人需求的“软要求”转变为人才培养的“硬实力”,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筑基础、优化专业课程建设立标杆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应用、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广协同、提升专业适应性强匹配。通过行业需求定向、产教融合定性、师生同培定位、平台共建定型、反馈评价定格,保障有效实施和反馈问题持续改进。探索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径,真正将产业侧需求、教育资源等与高校供给侧人才培养和评价深度耦合。